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论制兵之道疏 北宋 · 吕陶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五九九、《历代名臣奏议》卷二二一、《宋代蜀文辑存》卷一六
君子小人之不同类,而势各有胜,此天下之情可见,而治乱之所由生也。
人之乐从其类者,善恶皆然耳。
其类相从则其势必胜,在君子则为治,于小人则为乱,此物理之常也。
有天下者莫不恶乱而好治,然则小人固不可使之势胜矣。
其势茍胜,则推类而从,而天下祸乱之本遂萌而不可遏。
盍预虑先计,以杜其变乎?
兵者,聚天下之小人而授以不仁之器,责以杀戮之事也。
制御之道一失,则资不仁之心而倡杀戮之祸,况助其将胜之渐,而开其相从之端哉?
昔唐之中世,兵纪坏败而方镇多变者,盖小人势胜而推类以从之故也。
帐下之兵小有拳勇,则任为爪牙而亲信,积日累劳,至于裨将,乃为三军之所属目。
一旦威不能惧,恩不能悦,攘臂大呼,起为乱首,杀监军,迁主师,而数万之众甘心以归焉,不然,则其军自叛而求以为长,朝廷亦因而锡之爵命。
岂其人素有忠义智信,足以感服三军之士邪?
盖众人之心以为吾类之可从而遂推之也,虽朝廷亦不得已而与之矣。
夫素无忠义智信之人而为三军所属目,则安能禁其籍而生变哉?
此助其胜而开其从之敝耳。
梁崇义者,羽林之射生也,来填既诛,戍卒倚以为将,连接群盗,拥众二万,而有襄汉七州之地。
田承嗣者,卢龙之裨校也,为仆固怀恩之援,刺史魏州而迁节度,阴图自固,得众十万,而致魏卫数世之患。
王智兴者,李洧之衙卒者也,以军抗纳,乃为徐将逐崔群而处其位也。
朱克融者,刘总军校也,在镇日久,内张洪靖而统其务也。
昭义之裴志清河阳之王惟恭泾州田希鉴,魏博之田兴镇州王廷凑汴州之李㝏,幽州之陈行泰,皆以牙将夺帅而授节,岂非拔卒之易而导兵之叛乎?
天下方患兵之骄而无术以制,则固宜稍抑其势矣。
自西鄙用师,甘陵平乱,南寇继起,军校以矢石之劳而进擢者凡几人也;
三岁递迁卫禁之长,以罢权而陟高位也;
便殿阅武,取其匹勇而处以右列也。
此三者,欲以劝励军功,而不知久之将弊矣。
何者?
不究其智识谋虑之何若,而骤赏之滥也。
虽忠纯厚重间有其人,而凶暴愚闇多以幸得也。
朝为隶夫,暮享贵爵,则固未能革其素行矣。
而乃假之兵柄,委以捍边,其甚者副一道之经制,又其甚者帅禁旅而为天子之卫,殊可骇也。
今之所谓防团刺史者,布列要郡矣。
臣恐十数年之后,补擢愈众,在在处处,皆分任之,而天下之兵权多其手足,以动其徒类之心而重劳国虑也。
至和之末都邑大水,万众詾詾,公卿相视而失色者,其故何哉?
太宗皇帝深明兵旅之事而通其情,故阅择军校,参验勋绩,先循谨而后武健,尝谓:「不更事任而能蹻捷者,未可以为帅领。
虽有一夫之勇,亦何足用」?
至于章圣,则又能观其词气,而知其志操品第所长而试之边寄,其于名器事权,岂辄付之哉?
由是而言,则慎功赏、精补擢者,亦今日制兵之急务也。
田侍读讣至检箧中春日寄怀侍读二诗尚未寄去即用前韵 其二 丁亥 清 · 翁方纲
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:复初斋诗集卷四
得途萧散独崔群,载酒逢迎孰子云
淡面只应无外慕,知心亦不在论文。
十年宴语皆陈迹,他日遗编访嗣君。
忍更丁香树子下,城南旧馆对斜曛。
进故事(二 宁宗时 南宋 · 卫泾
 出处:全宋文卷六六三八、《历代名臣奏议》卷一九○
唐宪宗尝曰:「惟太宗、玄宗之盛,朕不佞,欲庶几二祖之道德风烈,何行而至此乎」?
李绛曰:「陛下诚能正身励己,尊道德,远邪佞,进忠直,与大臣言敬而信,无使小人参焉;
与贤者游亲而礼,无使不肖与焉;
去官无益于治者,则材能出;
斥宫女之希御者,则怨旷销;
将率择,士卒勇矣;
官师公,吏治辑矣,法令而下不违,教化笃而俗必迁,如是可与祖宗合德,号称中兴,夫何远之有?
言之不行,无益也。
行之不至,无益也」。
帝曰:「美哉斯言!
朕将书诸绅」。
即诏崔群、钱徽、韦洪景、白居易等搜次君臣成败五十种,为连屏,张便坐。
帝每阅视,顾左右曰:「而等宜作意,勿为如此事」。
臣闻《诗》称文武始于忧勤,终于逸乐,言图治于始而享成于终,逸乐非宴安之谓也。
仲虺之告汤曰:「慎厥终,惟其始」。
伊尹之告太甲曰:「终始惟一,时乃日新」。
盖始勤终怠者,人之常情,故自昔君臣相与警戒,未尝不致谨于斯也。
宪宗元和初,锐意有为,慨慕贞观开元之盛,李绛告以正身励己,进忠远佞,敬大臣,亲贤者,择将率而任官师,法令而崇教化,初非惊世骇俗之说,亦无甚高远难行之论,而皆修身治国之要道,古今不易之至理。
又谓言之不行、行之不尽为无益。
帝既嘉纳,又诏搜次君臣成败,列之连屏,以便观览。
且每顾左右,戒以「勿为如此事」。
惟帝因之言,心知惊惧,故一时委用忠贤,不惑群议,削平僭叛,威令几于复振。
其刚明果断,虽天资之美,亦忧勤之效也。
使帝尽行其言,殆不止于度越二祖而已。
柰何淮西既平,浸至骄侈,信任非人,程异、皇甫镈之徒或以羡馀,或以贿赂,相次而进,凡所言于帝者,漫不之省,遂使升平之业遽自坠坏,史臣有不克终之叹。
言之不行,行之不尽,卒蹈之戒,岂非此心怠忽之所致哉。
人君临政愿治,傥因宪宗之所以得,鉴宪宗之所以失,听言之际,尊其所闻,其所知,充而至于高明光大,一政令之施设注措,一人材之进退用舍,本之以至正,持之以至公,兢兢业业,谨终于始,而勿为逸豫怠骄之念所移夺,则唐虞三代之治可以驯致。
唐之三君,奚足论乎!
唐明皇 北宋 · 孔文仲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七六一、《舍人集》卷二
唐明皇之治,盛于开元之间,而衰于天宝之际。
自唐之名臣崔群、崔植之徒,皆曰用姚崇、宋璟则治,任李林甫、牛仙客则乱。
为是说者,固深知治乱之源者也。
虽然,任君子则理,任小人则乱,天下之人皆足以知之,不待辨而著者也。
臣尝以为天下之治乱,岂特系乎任相之得失,亦人君之所为,有以自速之耳。
清净、慕无为者,开元之治所以衰,而天宝之乱所以致也。
何哉?
人君据崇高富贵之地,提生杀予夺之权,身居广宫,口享备味,目视天下之美色,耳听天下之善声,凡所以顺心意、快嗜欲者,未有求而不得,招而不至也。
是以其志易骄,其情易肆,其恭俭逊谨之诚易坏,其淫佚奢汰之气易生。
而古之贤君不至乎是者,以有天下之忧累其心也。
惟天下之忧累其心,故日出而坐朝,中昃而后食,夜分而寐,未旦而蚤起,疲心焦思乎社稷安危、元元利害之计,犹不自以为足,况有暇于燕游之乐、声色之惑哉?
夫如是,然后享天下之崇高,而不足以骄其志也。
故后世称尧之德者,曰以天下为忧,而不以位为乐。
彼岂特有爱民恤物之诚,然后兢兢若此耶?
亦其势然也。
明皇中年惑于道家之说,晏然深宫之中,屏思彻虑,将以游心大庭,追迹姑射,则天下之忧固已不置于胸中矣。
以人主之尊安富乐,而又加以天下之忧不置于胸中,此固般乐侈汰之所由生也。
于是女谒之险诐得以乱其志,近倖之巧言得以入其耳,邀功之将得以开其辨,聚歛之臣得以伸其说,而明皇方且默然于上,视天下之势日入于坏,而犹未知恤也。
此所以遽至于天宝之乱与。
梁武帝溺于桑门之学,而台城之祸起,至明皇而又以道家之说败焉,则释、老之学果无益于治,而祇以乱天下也。
孔子曰:「攻乎异端,斯害也已」。
治天下者可不戒哉!
张迩可还里用韩退之陆畅南归韵 明末清初 · 毛奇龄
 押文韵 出处:西河集卷一百八十五
夫子擅骏业,卓荦饶人闻。
披襟对天安,气辟仗下军。
论达得种皓,词雄比崔群
阶前雁羔集,户外车毂纷。
共言天子贵,无书禅云云。
谁为翰林者,当此砚欲焚。
乃者西都宾,长怀北山文
长夏厌暑雨,高天瞩流云。
京门老同学,把袂不忍分。
感深语方轖,义激酒易醺。
衰年恋乡邑,刺促如蝇蚊。
何当随周磐,流涕还汝坟
题萧安韶所藏崔群白鹅 元末明初 · 刘崧
七言绝句 押青韵
曾从雪夜混军声,又向山阴换道经。
争似飞鸣江渚上,水云淡淡草青青。
进故事(一) 宋 · 张纲
 出处:全宋文卷三六七五、《华阳集》卷二○
《前汉·魏相传》:「相好观汉故事。
及便宜章奏,以为古今异制,方今务在奉行故事而已。
数条汉兴以来国家便宜行事,及贤臣贾谊、晁错、董仲舒等所言,奏请施行之」。
臣尝观孝宣武帝以来奢侈,军旅弊坏之极,励精政事,欲就中兴之功,故专任魏相协济艰难。
当是时,纪纲法度之在天下者,宜将一切更张,以便目前之急。
相乃不然,独奏请施行汉兴以来故事,其言疑若迂阔,不切于时,然皆施行之,卒能功光祖宗,何哉?
盖汉自高祖创业开基,以至文、景恭俭而继,以贾谊、晁、董之徒相与论议,则当时所行,见于后世,无非致治之明效,为子孙者要当谨守勿失。
不幸遭武帝以雄才自恃,变乱旧章。
孝昭在位不久,而有昌邑之乱,天下思祖宗之遗德,而欲一反前日之治。
是犹痿人之不忘起,盲者之不忘视,此魏相之所以取二十三事区区为上陈之。
后世徒知孝宣之中兴,而不知其所行者,皆祖宗故事也。
岂独汉为然哉。
唐史称太宗之治,制度纪纲之法,后世有以凭藉扶持,能永其天命。
文宗读《太宗政要》,慨然慕之。
及即位,锐意于治,卒致太和之政,号为清明
然则祖宗故事无负于子孙明矣。
臣恭闻神宗皇帝尝问司马光曰:「汉守萧何之法,久而不变,可乎」?
曰:「何独汉也。
夫道万世无弊,夏、商、周之子孙苟能常守禹、汤、文、武法,衰乱之有」?
其后神宗皇帝谓辅臣曰:「大凡前世法度有可行者,宜谨守之。
不问利害如何,一一变更,岂近理邪」?
故臣以魏相所言,而验神宗皇帝圣训,则知祖宗故事不可轻废也如此。
《唐书·李绛传》:「宪宗尝盛夏对延英,汗浃衣。
绛欲趋出,曰:『朕宫中所对,惟宦官、女子。
欲与卿讲天下事,乃其乐也』」。
臣闻人君深居九重,而欲周知天下之事,则必延访公卿,不倦听纳,此固甚盛德也。
然好逸恶劳者,人之常情,而况安于崇高富贵之资,惑以左右近习之奉?
则清燕之暇,能以讲论为乐者,盖亦鲜矣。
至于祈寒盛暑,犹不忘昼访之勤,则又鲜焉。
宪宗承德、顺之后,朝廷衰弱,方镇悍彊,纪纲法度颓靡欲尽。
使其徇常情之易惰,苟朝夕以自逸,则社稷大计忽焉去矣。
今乃不然,却宫掖之娱而留听于宰相,忘汗浃之烦而引对于延英,非夫慨然发愤、有志于兴复者,不能尔也。
观元和之治,能使彊藩悍将皆欲悔过效顺,唐之威令几于复振,则知所以致此者,忧勤之效也。
其后文宗亦以恭俭儒雅,锐意于治,每延英对宰臣,率漏下十一刻,而辍朝、放朝,悉以双日。
除吏召见,必加访问,则其忧勤愿治,视宪宗岂有愧哉!
然其仁而少断,终不能恢张王室,史氏所以讥之。
呜呼!
文宗不如宪宗,固已明矣。
宪宗晚节不兢,信用非人,则又去汉之光武远甚。
光武当汉祚陵夷,奋然特起,遂能拨乱反正。
及陇蜀既平,海内向于无事,宜宴安矣。
然且日昃视朝,引公卿讲论,至夜分乃寝。
故虽身济大业,兢兢如不及,是谓以此始之,以此终之,真万世之明主也!
《书》曰:「终始惟一,时乃日新」。
可不念哉!
《前汉·薛宣传》:「谷永上疏曰:『帝王之德,莫大于知人
知则百僚任职,天工不旷』」。
臣闻天下安危治乱,系乎君子小人之进退。
君子进则治安,小人进则危乱,此理甚易明也。
然人君昧知人,则众谗可以毁有德,众誉可以进无功,黑白颠倒于前,而胸中不知所定。
如是,则小人必得志,而君子去矣。
君子去则小人引类而进,相为朋奸,百僚孰肯任职?
天工安得不旷?
故曰「帝王之德,莫大于知人」也。
夫人君未尝不欲知人,而人之是非邪正,亦不难知,惟其好恶蔽之,故聪明有所不及耳。
是以古之圣人于用舍之际,尤所致慎。
李德裕为相,入谢,即戒帝辨邪正,专委任,而后朝廷治。
其说以谓:「正人一心事君,无待于助;
邪人必更为党,以相蔽欺。
君人者以是辨之,则无惑矣」。
故臣尝谓知人之道,最人君之不可忽者。
帝尧之圣,而《书》犹谓「知人则哲,惟帝其难之」,则聪明不及者,可不知戒乎!
汉武帝信任张汤,而疏汲黯,盖有所蔽也。
怀诈面欺,为小人明矣。
汲黯犯颜直谏,近古社稷之臣,岂可与同日而语哉?
每朝奏事,语国家财用,日旰,天子忘食,丞相取充位。
则以严见惮,而终不用。
然则武帝可得为知人乎?
唐明皇之于张九龄、李林甫,亦犹是也。
林甫以武惠妃荐而得宰相九龄谔谔有大臣节,两人自不侔矣。
欲相牛仙客九龄执不可,而林甫以谓「天子用人,有何不可」者。
由是疏薄九龄,罢其政事,且专任林甫,而卒相仙客
人谓安禄山反,为唐室治乱分时,而崔群谓罢九龄、相李林甫,治乱固已分矣。
呜呼!
九龄文章风度,见称一时;
林甫奸邪无学术,仙客起于胥史,则三人贤不肖明甚。
明皇用舍如此,惜哉!
以是见帝皇知人,卓然不惑于群议,不牵于好恶,亦难矣。
故自古以来,得是道者未始不治,而反此则乱亡随之,不可以不察也。
《唐书·房玄龄传》:「太宗曰:『公为仆射,当助朕广耳目,访贤材。
比闻阅牒讼日数百,岂暇求人哉』?
乃敕细务属左右丞,大事关仆射」。
臣尝谓宰相于事,无所不统,而专以进用人材为职。
盖天下事,非人材不能举。
自朝廷以至郡国,各有司存,宰相惟当择人而任之。
不然,欲以区区一身,亲丛脞之务,则本末颠倒,一日万几,将有不胜应者,尚安能运动枢极,而代天理物乎?
房玄龄,唐之贤相,然日阅牒讼数百,勤则至矣;
而牒讼非宰相事,此太宗告之所以广耳目、访贤才之说也。
且人主之治天下,譬如作室必得匠,委之求材,大杗细桷,欂椳闑,无所不有,室乃可成。
故宰相之求材有如匠氏,则多蓄而广备,一旦用之,官足以效其人之能,人足以任其官之事,众治毕举,而宰相之职固以绰绰然有馀裕矣。
又何必疲精劳神于茶盐烦碎之间,而后谓之贤乎!
是以文帝陈平以决狱、钱谷之事,皆置而不对,而丙吉出逢道路斗争死伤之民,委而不问。
彼诚知宰相自有体,非细务所能干也。
至于何武、薛宣居位,虽有可纪,然而人皆号为烦碎无大体,故当时亦无荐贤、拔士之名。
是所谓留意末务,而不知本者矣。
大抵人君之职在论相,而宰相之职在用人。
苟惟君相各尽其职,故纷纷细务诚不足治。
明皇姚崇为相,尝于帝前次序郎吏,帝左右顾不答,乃谓高力士曰:「我任以政,大事吾当与决。
至用郎吏顾不能,而重烦我邪」?
由是进贤退不肖,而天下治
观此然后知明皇委任责成之意,初无愧于太宗
惜其晚节不兢,信用非人,遂有天宝之祸。
《书》曰「慎厥终,惟其始」,可不戒哉!
《唐书·许孟容传》:「孟容元和初再迁京兆尹
神策军自兴元后,日骄恣,府县不能制。
军吏李昱贷富人钱八百万,三岁不肯归。
孟容遣吏捕诘,与之期使偿,曰:『不如期,且死』!
一军尽惊,诉于朝。
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。
再遣使,皆不听,奏曰:『不奉诏,臣当诛,然臣职司辇毂,当为陛下抑豪彊。
钱不尽输,昱不可得』。
帝嘉其守正,许之。
京师豪右大震」。
臣闻唐有天下二百年,兵法无虑三变。
及其末也,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师,谓之禁军。
兴元后,禁军始盛,盖德宗惩艾泚贼,踵鱼朝恩故事,以左右神策诸军分委窦文场、霍仙呜等主之,而朝廷威柄始下迁于中人矣。
贞元中御史崔薳以巡囚入右神策,中尉奏之,德宗杖薳四十,流崖州
由是小人得志,乘时怙宠。
积而至元和之初,根株盘结,凶焰益炽,虽宪宗刚明果断,莫之谁何。
许孟容京兆尹,乃敢捕其军吏,断以必死,宪宗欲赦之,而终不奉诏。
呜呼!
孟容,可谓守正不阿者矣。
盖以道变法者,君上也;
以死守法者,有司也。
君上以法付之有司,要在必行,故虽诏命,亦有所不当受,况可夺于权势乎!
其后柳公绰亦拜京兆尹,方赴府,有神策校乘马不避,即时榜死。
宪宗怒其专杀,公绰曰:「此非独试臣,乃轻陛下法」。
帝曰:「既死,不以闻,可乎」?
曰:「臣不当奏。
在市死,职金吾
在坊死,职左右巡使」。
帝乃解。
臣既读《许孟容传》,乃参以柳公绰榜杀军校事,然后知宪宗之初,固已深得御下之术。
何以言之?
当是时,兵柄在人,如倒持太阿,小不得意,祸随踵发。
孟容捕军吏则诏欲赦之,公绰军校则怒其专杀而不以告。
盖如是而后能安两军之情,且使知夫有司之法,不容于苟免也。
谓非得驭下之术,能如是乎?
大抵人主威权所以能久固而不夺者,以法在故也。
彼既犯吾有司,要当以人徇法,不当以法徇人。
法行于下,则主威彊于上矣。
苏轼尝谓奸臣之始,以台谏折之而有馀,及其既成,以干戈取之而不足。
然则孟容、公绰之举,过台谏远甚,所以消沮奸萌而助朝廷之势如何哉!
使宪宗末年能不变其初,则中兴之业,孰得而少之?
《前汉·陈平传》:「项王使使至汉,汉为太牢之具。
举进,见楚使,即阳惊曰:『以为亚父使,乃项王使也』!
复持去,以恶草具进楚使。
使归,具以报项王,果大疑亚父」。
臣闻「兵者,诡道也,故以诈立,以伪动」,皆古人用兵之机。
方楚、汉之争,天下以势度之,汉不敌楚明矣。
勇悍强仁,霸于一时,所当者破,所系者服,名闻诸侯,声动天地,孰能与项王抗哉?
然终为汉禽者,以计得之。
汉三年数击绝汉甬道,汉王乏食,请割荥阳以东为汉。
欲听之,范增不可,乃急围荥阳
汉王陈平金四万斤,以间楚君臣。
当是时,以勇,范增以智,二人者同力协谋,相辅以图汉。
汉力日屈,而楚军势张甚,孰不谓汉危亡可跂足待也。
而不知平之间言已入矣。
夫羽之为人,自恃其勇以盖一世,然其智实出增下。
间有论说,虽彊从之,胸中固已不平,一闻间言,安得不疑乎?
及其遣使至汉,汉复伪设太牢之具,以为待亚父使。
方为楚之谋主,而谓私交于汉,决无是理。
使归具报,而项王遂疑之,则以平之言先入故也。
项王所以与汉战而数得利者,徒以范增在耳。
鸿门之会,若从言,岂复有汉哉?
高祖所以畏其人,不得不用间以图之也。
去而死,项羽相继以败。
后世知羽之兵败于垓下,而不知去之日,败證以见;
高祖之得天下者,以杀项羽而灭之,而不知能去范增当自灭。
兵法曰:「非奇谲无以破奸息寇,非阴谋无以成功」。
项羽有一范增不能用,卒以成禽,则奇谲、阴谋,信乎其不可少矣。
自古兵交,使在其间,待之之术,可不深思而熟讲之哉?
傅忠简(二) 南宋 · 陈宓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九五五、《复斋集》卷一一
某恭以孟夏之月,天气清和。
恭惟某官燕居申申,望隆四海,天人交相,台候起居万福。
某草帅申顿首问,不尽恳恳。
王丞归,首言蒙问贱纵,曲加褒拂,且示之先君奏议序文。
仰惟义高今古,恩被没存,感激流涕。
今日王丞相访,忽云先生杨诚斋所为先公志铭及晦庵所为行状,某所存者已为人所求,已令舍弟申纳。
近见蜀吴德夫张忠献公奏议甚详,其问有数奏,皆表表在人耳目者,亦缺其文,不知南轩当时收录如何不备?
韩文公知制诰者踰年,登词掖者累月,而制词竟存崔群一篇,李汉谓收拾无所失坠者,乃于外集见之,则古人之文所谓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,端有是理,可发叹也。
蜀本奏议文房必有之,复录一本,并申呈。
近闻有令孙女之戚,恐意思不佳,不敢荐请,不胜尊仰归依之切。
字圭子说 南宋 · 陈宓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九六四、《复斋集》卷八
圭年十八,既冠,予字之曰「表夫」。
盖刺韩子崔群制中语,且告之说。
夫圭之所以为世宝者,以其德也。
古者自上公侯伯,莫不秉是德,必曰温良缜栗、刚正平直然后为美,一毫有玷,皆足为累,可不谨哉?
汝其孝于视,忠于君,睦于族,信于友,恭于乡党,临事敬,临财廉,乃能如昔之君子。
在家则为一家之表,在乡则为一乡之表,等而上之,所表愈大,始称吾命汝之义。
其再思三省,勿惰勿嬉,以成乃祖父之训。
张祜 北宋 · 李昭玘
 出处:全宋文卷二六一三、《乐静集》卷五
胜因禅院王智兴诗刻凡十馀篇,最后处士张祜《酬智兴诗》曰:「更有柱天功业外,李陵章句右军」。
智兴徐州牙兵,屡击李师道有功,为沂州刺史
长庆初河朔用兵,充武宁军节度副使,领河北行营。
朝廷用崔群武宁帅,智兴难制,密请追还京师,未报。
会赦王廷凑,诸节度班师,智兴还,遣僚属迎之,戒吏士委甲,智兴斩关以入,杀异己者十馀辈,然后谢曰:「此军情也」。
为治装去,智兴以兵卫送还朝,至埇桥,掠盐铁院,劫商旅,逐濠州刺史弘度,朝廷方罢兵,不能讨,诏以全节付之。
所谓「柱天功业」者既已诬矣。
字画抵捂如刀笔吏所为,诗句浅恶,甚于里巷小人嘲调不根之语。
比之李陵右军,又不情之甚也。
尝读杜牧诗,以谓「千首诗轻万户侯」,此岂足以轻万户侯耶?
唐自元和以后,士人多以辞章游王公之门,谓之投卷,所幸者大则荐闻于朝,小则资以赇货,士之急于人知无甚于此时也。
战国之士,挟持诡说以摇诸侯,一见而为客卿,再见而为国相,在则令人安,去则令人危,全城广地献于朝,白璧黄金将其后。
较其所得,止足以咤怨妻,卖仇女,后世谓之贱丈夫。
况夫彫画章句,卑辞敛衽,以幸一顾之价,而自信于终身,其视贱丈夫犹十百也!
习俗之弊,使人如此。
呜呼!
信道不笃,喜于自媒,能不以美言为禽犊者寡矣。
东宫故事十首 其六 八月八日1176年8月8日 南宋 · 周必大
 出处:全宋文卷五一四四 创作地点:浙江省杭州市
唐太宗贞观十二年皇孙生,宴五品以上于东宫
上曰:「贞观之前从朕经营天下,玄龄之功也;
贞观以来绳愆纠缪,魏徵之功也」。
皆赐之佩刀。
上谓曰:「朕政事何如往年」?
对曰:「威德所加,比贞观之初则远矣;
人心悦服,则不逮也」。
上曰:「远方畏威慕德故来服,若其不逮,何以致之」?
对曰:「陛下往以未治为忧,故德义日新,今以既治为安,故不逮」。
上曰:「今所为犹往年也,何以异」?
对曰:「陛下贞观之初恐人不谏,常导之使言,中间悦而从之。
今则不然,虽勉从之,犹有难色,所以异也」。
上曰:「某事可闻欤」?
对曰:「陛下昔欲杀元律师孙伏伽以为法不当死,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,直百万。
或云赏太厚,陛下云:『朕即位以来未有谏者,故赏之』。
此导之使言也。
司户雄妄诉隋资,陛下欲诛之,纳戴胄之谏而止,是悦而从之也。
皇甫德参上书谏修洛阳宫,陛下恚之,虽以臣言而罢,勉从之也」。
上曰:「非公不能及此,人苦不自知耳」。
某闻自古人君为治,往往锐于初,怠于中,肆于后,此历代之通患也。
试以唐论之,所可称者三宗。
明皇始用姚崇、宋璟之言而定祸乱,继纳韩休、张九龄之说而致太平。
及其久也,专信李林甫,蔽塞视听,至谓谏官曰:「明主在上,群臣将顺之不暇,乌用多言」?
卒使明皇不闻其过,驯致幸蜀之役。
宪宗始听李绛、白居易之忠告,继用崔群、裴度之至计,削平僭叛,再兴唐室。
及其久也,坐受皇甫镈之欺而不疑,深恶裴潾之谏而加贬,卒至于轻信方士,服饵金丹,不得其终。
太宗则不然,远肃迩安不踰于期月,胜残去杀无待于百年
功德如此,尚何假臣之进言哉?
然而尊魏徵如师友,待魏徵如骨肉,褒崇赐予,殆无虚月。
既询昔者之善否,又计后来之得失。
呜呼,若太宗者可谓善于求谏矣!
亦能随时指事,深切著明,不以患失为心,不以逆耳为惧,必欲人主思始而善终,据旧以鉴新。
呜呼,若者可谓善于纳忠矣!
君为贤君,臣为良臣,其由此也夫!
史佥判文舒启 南宋 · 李刘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二九三、《梅亭先生四六标准》卷三二
一麾出守,远从戍于安南
同官为寮,幸留良于冀北
有勤下问,尤佩高情。
伏惟某官业茂家传,美专世济。
人人宗眉山之学,维其有之;
字字出史籀之馀,由来久矣。
兹屈糟丘之隐,且兼冰幕之游。
众皆醉而我独醒,是亦为政;
人有酒而身无事,定不废书。
一障之乘,再鼓甚淡。
思元宾而不见,良忻子弟之自佳;
崔群以相亲,尚幸友朋之责善。
答陈謇叔主簿书 宋 · 王洋
 出处:全宋文卷三八七二、《东牟集》卷一○
辱书,为贶甚厚,然所期待有不敢当者。
某初见颜色,即有愿交之心,相距隔绝,不敢自必。
今者幸会,遂得所图,私心慰满,方且慕向,而遽沐期待之过,其敢当乎?
某闻善恶之积,至于不可掩解者,类皆有以相之,以成其自信之心,故有非人之所能为者,则不知其然而然者是也。
所谓相之者何邪?
即其所至之物是矣。
今人为善,初如萌蘖之生焉,非敢自意于茂大也。
及其雨露之所润,昼夜之所息,至于絜之百围而未已,岂不犹为善而不可掩者邪?
彼为恶者亦然。
其始犯义也,宁无畏惧怵迫之心?
及其已熟,旁诱曲誉,日闻于耳,然后至于恶积而不可解。
此《大学》所谓格物而后知,至断章取义则为善恶之训一也。
某闻謇叔之居于乡也,有里胥持县符相督以劳辱事者。
彼不知为善者遇之,不过谄笑以媚强,袖赂以规免,伐羔肫,具酒炙,以幸其去尔。
謇叔于此时独慨然发愤,攻求古书,以敌俗吏之锋。
狄梁公之志也,故能好学不倦,至于今日,又求其所未至。
嗟乎,如子者岂易得哉!
仆之畏友,今得人矣。
所期于子者,愿子自信以增其光大而已。
唐有崔群者,韩子之所畏也。
然其赠之书,则曰「崔君无怠」云,盖惧饥渴困踬之来,有以害之也。
子能属崔君之志,保韩子之言,无为饥渴困踬之所败,则百围之材,子当之矣,如仆者其愿庇焉。
盛暑愦愦,不能辩悉,其他俟相见。
程广文季允得崔西清荐诗来用韵 南宋 · 洪咨夔
古人轻国重一士,士皆大吕黄钟器。
道于天运主消长,身为民生管荣悴。
五羊老仙用心古,清不受尘如止水。
一肩直欲斯文,两眼从前识英伟。
欢然得士如得金,甚矣爱贤犹爱己。
高山流水甫点头,急电惊雷即烧尾。
天南天西各一握,未见名流早倾意。
声光蔚起摩日月,气类相求如鉴燧。
春风娅姹吹笔端,毛嫱西施无粉腻。
咄哉婢子磨青铜,双颊晞红欠才思。
珊瑚琢钩珠结网,锦署玉堂相望咫。
崔群美庄居第一,推毂好言良有味。
乐莫乐乎遇合新,忧莫忧乎轇轕始。
拄撑大厦必众木,扶植太平须善类。
君不见黄河以北函关东,无数赤子号悲风。
崔彦晖分教临安 元末明初 · 凌云翰
七言律诗 押齐韵
临安古邑带山溪,送客西行意欲迷。
高适故人怜子美崔群交友愧昌黎
弯弓射圃秋观雁,看剑灯窗夜听鸡。
昭代英才初乐育,离觞不用惜分携。
谢承旨侍读 北宋 · 傅察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九六四、《忠肃集》卷中
荆州之面,已轻万户之封;
季布之言,犹重百金之赐。
矧位隆于两禁,而名动于一时。
拥彗望尘,或逡巡而却走;
曳裾属袂,争颠沛以乞怜。
傥得于眉睫之间,遂借以牙齿之论。
虽在前世,亦所罕闻。
恭惟某官蚤推卓尔之才,首副褒然之举。
深结明主,遍历要津。
白日青天,共仰崔群之德;
太山北斗,咸宗韩愈之文。
自趋召于北扉,亟跻荣于东阁。
闳侈巨衍,不特极靡丽之辞;
深润温纯,盖将追典谟之训。
果奉谪仙之誉,伫符梦弼之祥。
经体赞元,入称四辅
代天理物,上应三台
多士倾心,庶邦拭目。
苟匪杰出之辈,孰当特达之知?
如某者约结固亡奇,朴遫不足数。
少承世习,得免耕穫之勤;
生遇熙宸,尝学军旅之事。
区区射策,碌碌效官,漫逾纪以迄兹,顾初心而自失。
诗书礼乐之际,绝企前修;
簿书期会之间,漫成俗吏。
幸岁时之未暮,惟仁义之可师。
方且投身寂寞之滨,安敢妄意宠荣之事。
徒以乡邦接壤,侧聆长者之风;
况复兄弟同游,尝听先生之论。
辄通漫刺,据假温言。
王戎之坐中,既乏阮瞻之三语;
叔向之堂下,曾微鬷蔑之一言。
退省懦庸,分甘摈斥。
岂谓󲦤绅之见庆,乃传黼黻之误褒。
惕若神惊,赧然汗下。
此盖伏遇某官中诚接物,内恕包荒。
大臣之报国以人,君子之见善如己。
谓拔十得五,庶间获于异能;
故舍短取长,务推隆于晚进。
某敢不仰承嘉惠,俯激懦衷!
赤鲤随波,既预龙门之集;
青蝇附翼,愿从骥尾之游。
欣抃交深,敷陈罔既。
恭和大司寇白夫子见贻二首 其二 明末清初 · 宋琬
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:安雅堂诗
文章韩吏部,弟子有崔群
问俗肥如国,言酬孤竹君
塞鸿还自集,边日易为曛。
衮绣何时把,空瞻五色云。
问风俗策 北宋 · 黄裳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二五三、《演山集》卷四三
天下之众,视仪而动,听唱而应,期于学士大夫而后止焉。
听唱而应,而为无物之言;
视仪而动,而为难知之行。
不能披心腹,堕肝胆,自竭以事上,则夫戴后之民,守邦之众,何所望哉?
尝谓时未始有常也,世俗为之耳;
俗未始有常也,学士大夫为之耳。
以其贵也,贱者之所听;
以其实也,愚者之所慕。
是故学士大夫患盗虚名而失其实。
向为伯夷,今为盗蹠,朝为忠信,暮为欺诞。
祝钦明托儒以为奸,裴延龄引经以为伪。
逢吉之险邪,嗣复之辩给。
崔群栖楚,肆讦示公;
僧孺、宗悯奋私󸥇党,为唐之乱阶。
世俗以坏,可不惧哉!
虽然,静言庸违,巧言令色,尧、舜之世有所不免。
圣人之治不能使无此属,而能使之不得志而已。
小人之恶,有奸心故有奸行,有奸行故有奸言。
邦汋奸心也,邦贼奸行也,邦谍奸言也。
其政失一,其刑失防,然后小人之志趋于奸焉。
以邦诬立朋,以邦朋立成诬,其弊生于邦汋而已。
方其为邦汋也,不遽止之,使之乘间得志,则不可及矣。
先王患其然,为之八成,掌于士师,俟其类至而断之。
小人所以造邦之祸,其情盖尽于此矣。
制治之世,将欲齐八政以防淫,一道德以同俗,弗去斯人之徒,未可议也。
舜之用,知去静言庸违,孔子之用,先去顺非而泽,二者弗之去,彼将以恶乱善,以邪干正。
乡有原人,国有不物,市有伪饰,政有左道,皆其弊耳。
方今天子德意志虑晓然示人,如日正中,临照天下,则王之所好宜知而行之,王之所恶宜知而避之。
若夫不能以情相亲,以义自竭,而为无物之言,难知之行,则尧、舜之世有所不免者,俗化之所由,亦安在哉!
愚请断之以八成,驭之以八柄而已。
崔舍人咏月二十韵舍人崔群也。愈元和七年,以职方员外郎国子博士。此诗是其年八月所作。)812年8月15日 中唐 · 韩愈
五言排律 押青韵 创作地点:陕西省西安市
引用典故:顾兔 尧蓂 虞庠
三秋端正月,今夜出东溟。
对日犹分势,腾天渐吐灵。
未高烝远气,半上霁孤形。
赫奕当躔次,虚徐度杳冥。
长河晴散雾,列宿曙分萤。
浩荡英华溢,萧疏物象泠。
池边临倒照,檐际送横经。
花树参差见,皋禽断续聆。
牖光窥寂寞,砧影伴娉婷。
幽坐看侵户,闲吟爱满庭。
辉斜通壁练,彩碎射沙星
清洁云间路,空凉水上亭。
净堪分顾兔,细得数飘萍。
山翠相凝绿,林烟共幂青。
过隅惊桂侧,当午觉轮停。
(音烛)霞锦,追欢罄缥瓶
郡楼何处望,陇笛此时听。
右掖台座,重门限禁扃
风台观滉瀁,冰砌步青荧。
独有虞庠客,无由拾落
崔偫户部侍郎815年 中唐 · 韩愈
 出处: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七 创作地点:陕西省西安市
敕。地官之职。
邦教是先。必选国华
以从人望。具官崔偫
体道履仁。外和内敏。
清而容物。善不近名。
从容礼乐之閒。特达圭璋之表。
比参密命。宏益既多。
及贰仪曹。升擢惟允。
迈兹令德。蔼然休声。
选贤与能。于今虽重。
择才均赋。自古尤难。
往慎乃司。以服嘉命